-
2阅读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美东时间5月19日18时54分,波音“星际客机”(CST-100 Starliner)搭乘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宇宙神5”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升空,不载人前往国际空间站,为美国宇航局商业载人项目测试该载人系统的端到端能力。
“星际客机”携带大约500磅(约227千克)美国宇航局货物和宇航员补给,以及超300磅(约136千克)波音公司
# 时间:2022-05-20# 阅读:2
-
6阅读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赵竹青)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FAST捕获
# 时间:2022-05-18# 阅读:6
-
6阅读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位于海南文昌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天舟四号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
这是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
5月10日凌晨1时56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腾空而起。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看点一:天舟四号肩
# 时间:2022-05-12# 阅读:6
-
4阅读
“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系列航天思政课今天继续开讲!本期邀请到空间应用系统在轨气液支持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郭栋,与海口实验中学的同学们一起,讲讲空间科学实验室背后的故事!
将来在空间站可以开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实验,包括以生命个体为对象的微重力效应和空间辐射效应研究,开展以生物细胞和生化分子等不同层次多类别的生物样品为对象的空间生物技术研究;此外
# 时间:2022-05-12# 阅读:4
-
7阅读
原标题: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将成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预计于2023年发射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非常有“气势”,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那么高。它的口径为两米,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相当,而视场却比哈勃太空望远镜大350倍。
刘继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主任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国新办新闻发
# 时间:2022-05-12# 阅读:7
-
8阅读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8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据介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和样品材料、备品备件及部分载荷等物资,交会对接完成
# 时间:2022-05-12# 阅读:8
-
8阅读
5月10日凌晨1时56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腾空而起,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也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4次远征。新华社记者 田定宇 摄
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10日电 我国10日凌晨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四号
# 时间:2022-05-11# 阅读:8
-
6阅读
“5、4、3、2、1,点火!”
5月10日凌晨时分,伴随着激动人心的现场口令,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拔地而起,直冲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历经数小时的飞行后,天舟四号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
这是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首战告捷,将为稳步推进我国空间站工程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天
# 时间:2022-05-11# 阅读:6
-
7阅读
2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天舟二号转前向19m撤离。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为79.7分,同
# 时间:2022-05-11# 阅读:7
-
17阅读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教授团队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合作,采用具有百微米尺寸和连续流动特征的微通道反应器,充分利用微通道内高效传质传热等特点,实现高效且本质安全的石墨氧化过程。(来源:科技日报)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22日发布公报说,该组织研究人员研发的一种突破性技术让疫苗能在常温下保存,从而便于
# 时间:2022-05-11# 阅读:17